查看原文
其他

一个亚欧家庭的中国往事 | 《百年风霜》

外研国际 外研人文 2022-09-13

/ FLTRP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 /

点击上方“外研国际”  一键关注微信公众号



中国往事


一个亚欧家庭的


百年风霜






塞尔维亚是中东欧和巴尔干地区的重要国家,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。



  • 2009年,中塞建立战略伙伴关系,塞尔维亚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中东欧国家。

  • 2013年,中国向世界发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塞尔维亚积极响应,两国合作不断深化。

  • 2020年,在全球疫情面前,中塞两国联合抗疫,再次向全世界诠释“钢铁友谊”。


“国之交,在于民相亲”。小小家庭,放在历史的洪流中犹如沧海一粟,平凡而渺小,可这个家庭平凡而不寻常。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跨国婚姻家庭,他们在百年历程中深悟战争之残酷、和平之美好,他们是国家间友谊的见证者和亲历者,他们的家庭是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的缩影。


这里是中国哈尔滨,一个亚欧家庭三代人的故事在这里发生……



真实记录一个跨国家庭

百年风雨历程


客观反映中华民族世纪社会变迁




她出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

外祖父扎尔克是塞尔维亚人,当过骑兵指挥官、铁路工人、面包房工人

外祖母薇拉是俄罗斯人,“一战”后跟随丈夫辗转来到中国

母亲邓伊玲是一位加入中国国籍的南斯拉夫人

父亲邓建桥是一名战地记者、革命诗人,曾任秋林公司首任总经理,哈尔滨市商业局局长


1978年

已结婚生子的她以优异的成绩被黑龙江大学俄语系录取

30多年,她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个院系的带头人

曾长期担任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院长

2009年,获“普京奖”

2011年,获得“普希金奖章”

她就是本书的作者邓军








一个跨国婚姻家庭的百年历程






姥爷和姥姥组建的家庭是一种跨国婚姻的家庭。“一战”结束后,姥爷扎尔克在回塞尔维亚时路过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。在那里,姥爷与姥姥薇拉一见钟情,并私定终身。在回塞尔维亚的途中,他们历经千辛万苦,来到了中国的山东省。为了凑够回国的船票钱,姥爷带着姥姥到中东铁路亚布力车站当扳道工。在亚布力十多年的时间里,他们有了两个孩子。


姥姥年轻时的照片(1919年拍摄)


为了挣到更多的钱,姥爷拼命地工作着,姥姥勤俭持家,养育孩子……然而,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洪灾让他们一无所有,回国的梦想彻底破灭。为了养家糊口,姥爷只好带着一家人回到哈尔滨。一家人在日本人的统治下度过了一段贫困而屈辱的日子。1945年8月,姥姥被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杀害了……姥爷忍受着丧妻之痛,又因疾病缠身,几年后就不幸离世,一生也没有实现回到祖国的愿望。


全家福(1972年拍摄)

从左到右依次为:妹妹,邓军,妈妈,弟弟,爸爸


爸爸和妈妈组建的家庭是中国千万个普通家庭的缩影。1922年,妈妈邓伊玲(小名伊拉)出生在黑龙江亚布力。1949年,妈妈与同在市政大楼工作的爸爸邓建桥结婚,加入了中国国籍。1952年,她受聘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部工作。可是好景不长,从1968年初夏开始,妈妈遭遇“文革”冲击,经历了将近一年的“牛棚”生活,身体和精神备受重创。



爸爸邓建桥曾是诗人、战地记者,哈尔滨市商业局局长,后来担任了我国首个大型百货公司——秋林公司的首任总经理。几乎每一个哈尔滨人都知道秋林,几乎每一个哈尔滨人都吃过秋林的食品,格瓦斯、大列巴、红肠、大虾糖……同样的,好景不长,1959年,爸爸被污蔑为“反党分子”后,在阴影里生活了将近二十年……




两次刻骨铭心的探亲之旅






饮水思源,树茂追根。塞尔维亚是这个家族的“根”。这个横跨亚欧大陆、相隔万里的家族亲人平日里大多是通过信件交流的,一封封因年代久远而有些发黄的信纸上记录了这个家庭爱和痛、希望和忧伤。“斯拉夫之魂”使他们紧紧相拥在一起,难舍难分。


爸爸和妈妈抵达贝尔格莱德时的场景

(由南斯拉夫《政治报》画报刊登)


1987年,爸爸邓建桥和妈妈邓伊玲第一次前往南斯拉夫探亲。妈妈伊玲虽然是中国籍南斯拉夫人,但她生长在黑龙江,从未回故乡看过。此次探亲之旅,他们不仅去了姥爷的出生地米尔克芙茨、美丽的城市贝尔格莱德、海滨休养圣地杜布罗夫尼克,还收到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晚宴邀请,并接受当地重要媒体《政治报》画报社的多次专访。


2018年,她和她的丈夫陈先生、小儿子南南再赴妈妈邓伊玲的故乡。出发前,她特意去了妈妈的墓地,在墓前取了些泥土,装在了一个红色的丝绒布囊里。登机、转机,他们一路上小心呵护着这个带着妈妈对亲人们深切思念的布囊。可是自南斯拉夫解体后,国境线重新划分,米尔克芙茨村(姥爷在这里出生)现已归属克罗地亚,她不得不托表弟帮她过去安放这满含深情厚意的一抔土。此行,他们除了去贝尔格莱德,还去了诺维萨德、什德。在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,他们深切表达了谢意,感谢已故父母1987年来这里的时候,他们曾经给予的帮助。


与塞尔维亚的亲人在一起(2018年拍摄)从左到右依次为:邓军,表弟米莲柯,表舅扎尔克,二表妹留芭,大表妹伏基察,小儿子南南,丈夫陈先生






三位“邓老师”的“俄语人生”






在俄语教学界,流传着 “天下俄语半是黑”的说法,尽显出黑龙江大学在俄语教学方面占据的突出优势。而这喜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俄语学院孜孜不倦的坚持,更离不开俄语学院老师的无私奉献,本书的作者邓军便是其中的佼佼者。在邓军的家中,她并不是家里的第一位“邓老师”,也不是家里唯一的一位“邓老师”,还有她的妈妈邓伊玲和妹妹邓晓玲。


妈妈邓伊玲(2004年拍摄)


第一位“邓老师”,是邓军的妈妈邓伊玲。妈妈把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俄语教育事业。她热爱自己的工作,非常喜欢自己的学生。但1968年初夏,妈妈却被人送进了“牛棚”。从“牛棚”出来后,妈妈一直在家里编写教材或参加各种学术会议,继续为俄语事业奉献着最后的生命……


邓军在黑龙江大学教授俄语课


第二位“邓老师”,是邓军自己。21岁时,她成为了哈市电车公司的一名售票员。恢复高考时,她已结婚生子。为了准备考试,她一边上班一边复习,还要照顾家里四岁的孩子,勤奋好学的她以出色的成绩成功地考入了黑龙江大学俄语系,可是入校却遇到了困难。虽然“文革”已结束,但父母的问题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,因此,邓军的“政审”还不合格。面对这个“特殊”学生,黑龙江大学特别向教委打报告,申请破格录取她入学,这改变了邓军未来的人生道路,也成为她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。1982年,本科毕业的邓军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决定留校任教。从一开始的生疏忐忑到后来的驾轻就熟,她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三十几年……她成了教授、博导,还获得了“普京奖”和“普希金奖”。


刚参加工作的妹妹晓玲(1985年拍摄)


第三位“邓老师”,是邓军的妹妹邓晓玲。1983年,妈妈退休了,按照当时的政策,妹妹接了妈妈的班,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部任打字员。她利用业余时间补习文化课,考上了黑龙江大学的夜大学习俄语,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。1989年,妹妹又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俄语系研究生,取得硕士学位后,她便拥有了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部的教师资质,成为了家里的第三位“邓老师”——“小邓老师”。




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今天,

中塞友谊历久弥新焕新光。

心相通,情相亲,

路途就不再遥远……



百年风霜

一个亚欧家庭的中国往事

作者:邓军    邓伊玲    邓建桥 

定价:59.8

物料号:315030001

ISBN:978-7-5213-1503-5







●●● 外研国际官方微信平台 ● ● ●


往期精彩


与林语堂齐名,被徐悲鸿盛赞,他是被遗忘的民国大师 | 《哑行者画记》

关于母亲,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文字 | 母亲节

外研社四百余种图书正式登陆“学习强国”网站

侯仁之:“我一生都在研究北京。” | 《北平历史地理》

他是毒舌小王子,也是唯美主义文豪,论段子手我只服他!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